文章列表
联系我们 产品咨询

电话:+86 755 29691310
邮箱:info@hsmsemi.com
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源路2004号中央大道B栋4G
联系我们快恢复二极管报价选型

  >>您当前位置:海飞乐技术有限公司 > 技术支持 >

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设计

作者:海飞乐技术 时间:2017-05-05 09:51

  由于功率二极管导通期间会产生电导调制效应,使得正向压降减小,但同时由于这些少子的存储效应,导致反向恢复时间变长。为了满足高频、大功率应用要求,可通过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,在击穿特性、通态特性和反向恢复特性之间取得折中,从而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。为了提高击穿电压、降低正向压降,可通过采用缓冲层或FS层,以及新的阴极或阳极结构来实现。此外,还可利用局部少子寿命控制技术来协调正向压降、反向恢复时间及软度因子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,下面介绍快速软恢复二极管(FSRD)各区的设计方法。
 
  1. 缓冲层/FS层的设计
  为了改善反向恢复特性,除了采用低掺杂的阳极区外,还需在n+阴极区和n-区之间增加一层n缓冲层,以改变阴极侧的掺杂浓度分布,从而控制反向恢复期间载流子的抽取速度。对600V以下的FSRD而言,通常利用外延来形成n缓冲层,如图1a所示。如APT公司的15DQ60B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就是在15D60B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n缓冲层,使得反向峰值电流和反向恢复电荷降低,反向恢复特性更软。对于1.2kV以上器件,通常采用高阻区熔(FZ)硅单晶以降低衬底成本,n缓冲层通常采用离子注入工艺来形成,如图1b所示,也可采用场阻止层或软穿通(Soft Punch Through,SPT)结构,如Infineon公司的Emcon4二极管就是采用薄片工艺实现了一个较深的、低浓度场阻止(deep fieldstop)层,使得在反向恢复期间,n-n结处电场强度减小,载流于的抽取速率减小,从而显著减小高电压振荡,获得更软的恢复特性。图1c是一种中部高浓度的宽缓冲层(Middle Broad Buffer Layer,MBBL)二极管结构,它是利用外延工艺在n-区形成一个中心处浓度为Np,两侧浓度约为1/3Np的类“山”形掺杂浓度分布。这种较宽的“山”形掺杂浓度分布,也可在FZ硅单晶片上利用P或As离子注入来实现。采用MBBL结构可以获得快而软的反向恢复特性,并抑制反向高电压的振荡。将MBBL结构与质子辐照技术结合,可进一步降低反向峰值电流抑制高压振荡。

图1 具有不同缓冲层或FS层的二极管结构 
图1 具有不同缓冲层或FS层的二极管结构

  2. 阳极区的设计
  功率二极管阳极区的设计,首先要考虑降低阳极的注入效率,以协调通态特性与反向恢复特性之间的矛盾关系。此外,还需考虑功率二极管安全工作区及可靠性等因素。降低阳极掺杂浓度,不仅可以降低阳极注入效率,缩短反向恢复时间,而且可使pn结压降减小,有利于降低器件的正向压降。如采用IDEE阳极结构,可使阳极注入效率随电流密度升高而增大,不仅可以改善功率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
性,还可降低高电流密度下的正向压降,提高功率二极管抗浪涌电流的能力。此外,对阳极区进行局部寿命控制,如采用FSA结构,使复合中心位于反偏pn结空间电荷区之外的中性阳极区,就可降低高温漏电流。
 
  3. 辅助门极的设计
  除了对快恢复二极管的n缓冲区、阳极区及阴极区进行优化设计外,还可以在阴极侧增加一个控制极,形成门极控制二极管(Gate Controlled Diode,GCD)。如图2所示,它是利用台面工艺将p+门极区从n+阴极区中分离,并形成独立的门极接触。
图2  GCD的剖面结构及图形符号 
图2  GCD的剖面结构及图形符号
  GCD反向恢复期间,通过在门极上加一正向电流脉冲来改善其反向恢复特性,如图3所示。当GCD的反向恢复峰值电流开始下降时,在门极上加一个很低的正电流脉冲,向n-区中注入空穴,以延长反向恢复末期的拖尾电流,从而获得较软的反向恢复特性。脉冲宽度tpulse、延迟时间tdelay及门极电流幅度Ic都会影响GCD的反向恢复特性。如果在GCD的门极上加5V或6V电压,可获得幅值为300A的门极电流IG,于是可关断1300A的通态平均电流,并且有较软的反向恢复特性。
图3  GCD门极脉冲及其对应的反恢复特性曲线 
图3  GCD门极脉冲及其对应的反恢复特性曲线
  采用门极控制技术虽然可以得到较好的特性,但增加了门极控制电路及其功耗,当然,GCD也可以采用与GCT相同的驱动方式,将门极驱动电路通过印制电路板与GCD做在一起,形成集成化的GCD(IGCD)。用IGCD与IGCT反并联可替代串联IGCT的吸收网络,实现对称的静态与动态均压,同时反并联的IGCD还可以减小IGCT的关断损耗。



上一篇:二极管快速软恢复的机理及控制
下一篇:快恢复二极管的失效分析